重庆大学城必吃十大馆子?
1是熙街的主题西餐厅,整个店的风格都是圣诞气氛,菜品很多,真的很好吃!
2是熙街的一之螺螺蛳粉,刚开业就一直吃,现在已经很火了。
3是龙湖U城的菊一料理,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很好,环境也很不错。
4是熙街的嗨皮烧烤,位置在下沉广场,好吃,但是就餐位置有点少哦,就几张桌子也不大。
5是熙街的hua客牛蛙煲,我吃的是鸡爪的,也很好吃,这家的酸梅汤我觉得真的好好喝!
6是龙湖U城的match box 火柴盒美式餐吧,环境很不错,份量也很足。
7是熙街的布林斯深盘披萨,这家店不必多说,很火,但是我感觉味道比较一般啦~可是我想说我买的真的很划算,秒杀54.4!
8是龙湖的4231私房披萨牛排馆,我们去的时候里面就老板一个人还兼厨师哈哈哈,很美式的环境,好吃又便宜!
9是陈婆婆蹄花汤,在大学城南路那边,环境就是普通的饭馆,但是真的好吃!物美价廉,没有一个菜是踩雷的。
10;其他小吃。
重庆人喜欢吃什么食物?
1;小面
小面是重庆的招牌美食,种类繁多,又分豆花面、杂酱面、豌杂面、牛肉面、排骨面、肥肠面、泡椒肉丝面、酸菜肉丝面等等…
2;米线
在重庆,米线做的和小面一样多彩,米线分素米线和臊子米线,杂酱米线、豌杂米线、牛肉米线、排骨米线、肥肠米线、泡椒肉丝米线、酸菜肉丝米线等等…
3;酸辣粉
酸辣粉也算重庆特色又酸又辣,巴适!
这不用多说重庆人民肯定晓得甜的咸的各有所爱早上能看到很多路边摊在卖
5;豆浆油条
豆浆油条哪个重庆人不晓得?油条泡豆浆吃那叫一个爽!
6;豆腐脑
豆腐脑这个东西历来就是南北相争的食物甜的还是咸的,你喜欢吃哪一种?
7;油茶
老重庆人的情怀早餐便宜又饱腹
8;油果子
小时候很喜欢吃油果子
不知道外地的小伙伴怎么叫
小时候还有那种几个油果子串成一串卖的那种
9;火锅
来重庆不就是逛吃逛吃吗?
火锅作为重庆一大特色
怎么能错过呢?
代表着重庆的***热情~
作为重庆美食的代表
火锅真不是盖的!
任何食材放进牛油飘香的老火锅里烫一烫
都变得美味无比~
10;串串
稍微懂点的都知道
串串和火锅的锅底是有一定区别的
最明显的就是牛油味没那么重
每次烫串串都大把大把的抓牛肉,你呢?
11;毛血旺
毛血旺以血旺、毛肚、杂碎为主料
辅以小菜打底
麻辣味十足
绝对是下饭菜中的战斗机啊!
12;柴火鸡
不得不承认柴火烧出来的菜确实格外的香
柴火鸡肉嫩味香
油而不腻,味道极好~
13;蹄花汤
软软糯糯的蹄花肥而不腻,绝对是滋补佳品啊!吃姐很喜欢吃打底的豌豆,绵软
14;水煮鱼
水煮鱼是重庆人饭桌上很常见的一道菜,请客吃饭总少不了它的身影。鱼片细嫩鲜美,味道十足,连里面的配菜都能吃个干净!
除此之外
重庆合川的这些地道美食你吃过哪些?
合川肉片
合川肉片外层金黄酥脆,咬进去肉嫩多汁,没有红艳艳的辣椒,也没有油亮亮的汤汁,乍看上去不像川菜的它,却是合川最响亮的一道招牌菜。
鸡肉抄手
合川鸡肉抄手曾被授予“鸡肉抄手中国名点”和“重庆名特风味小吃”称号,连续三届中国美食节中获得“名小吃”称号。馅心细嫩、汤汁鲜美、面皮洁白、软而不绒、油而不腻,它是合川人的美食记忆。
合川少水粉
合川人,实在怪,不吃米粉不自在。这碗少水粉已有28年历史之久,但依然是合川人的最爱!鲜香细腻,风味独特,口感相当霸道。
合川桃片
作为老重庆“四大特产”之一的合川桃片,其粉质细润绵软,一片片桃片薄如纸,包括香甜、椒盐、八珍等10余个口味。
想吃重庆香辣美食有没有知道名字的?
重庆一个美丽,而又热情的城市。
重庆地址位置属于潮湿地域,所以人们喜欢用麻辣来增加人体的热量。
重庆美食的最大特色就在于麻辣。重点在麻,也就是花椒。重庆菜品口味比较重(重油、重辣),人们口中有句古话【重庆菜无辣不欢】。
重庆美食主推【火锅】和【小面】,重庆的火锅,全世界有名。
重庆的小面,也被称为中国四大面食之一,
重庆火锅,主要以麻辣为主,也被称为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本次评选是按文化含量、知名度、美誉度、代表性、独特性、地域性、时代性7大标准,最近十几年重庆火锅走出门口,已经在国外几十个国家遍地开花,让世界的人们一同品尝重庆的麻辣,热情好客。
重庆香辣美食也有很多,
比如火锅,【德庄火锅,小天鹅火锅,秦妈火锅,孔亮鳝鱼火锅等】
比如小面【杂酱面,肥肠面,鸡杂面,鳝鱼面】
比如热菜,【重庆辣子鸡,毛血旺,陈氏香鹅掌,等】
总之一句话,重庆的美食,麻辣爽口,重庆的人们,热情似火,
欢迎你们到重庆去做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oodcity.cn/post/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