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特色小吃十大排行榜?
1.贵阳肠旺面。
2.恋爱豆腐果。
3.丝娃娃。
5.贵阳老素粉。
6.六广门糯米饭。
7.刘老四烤鸡。
8.糯米豆沙窝。
9.雷家豆腐圆子。
10.丁家脆哨。
贵州各市名小吃?
的各个城市都拥有独特的小吃文化。在贵阳市,著名的小吃包括酸汤鱼、黔江鱼米、黔味凉粉等,其口味麻辣可口,深受当地人喜爱。遵义市以其香辣可口的黔东南炒米粉和炸洒洒闻名,是不可错过的美食。而在毕节市,则有着独特的特色小吃如酸汤鱼和竹筒饭等,让人流连忘返。六盘水市的特色小吃包括辣子鸡和黔西卤煮,别具一格。总的来说,贵州各市的小吃都不同,但都有独特的美味,值得尝试。
贵阳名吃十大排行榜?
1、酸汤鱼:酸汤鱼源自苗家的质朴美食,由于贵州气候湿润,食材不易保存,所以聪明的人们发明了酸汤,延长食材的保存时间,酸汤鱼使用的酸汤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酸,淡淡的酸味,还能开胃。鲜嫩美味的鱼肉,酸而美味的酸汤,让人白吃不厌。
2、花溪牛肉粉:源自花溪区,是贵州的特色名吃,牛肉选用上等的黄牛,汤用多髓牛骨熬制,粉用精制米粉,爽滑有韧性,深受人们喜爱。
3、烤臭豆腐:烤臭豆腐是贵阳街边随处可见的美食,烤得金黄的臭豆腐,撒上精制的辣椒面,香味扑鼻,而且价格便宜。
4、洋芋粑:洋芋是贵州方言对土豆的称谓,土豆是贵州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洋芋粑是贵阳街头常见的美食,将土豆煮熟后捣成土豆泥或者切成细丝,放入锅中用油炸,外焦里嫩,撒上葱花和辣椒面,美味绝对让你回味。
5、丝娃娃:贵阳常见的传统小吃,在贵阳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看见,有十二个品种,极具特色,漂亮的颜色,让人食欲大增。
6、状元蹄:是一道传统美食,状元蹄的来源还有一段历十,相传在宋淳祐四年,同里人魏汝贤高中状元。魏状元特别喜欢吃红烧蹄,到了清光绪年间,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因仰慕魏状元,特聘名厨烧制红烧蹄,作为家宴主菜,雅称“状元蹄”。
7、肠旺面:是贵州极富盛名的美食,始创于晚清,所谓的肠旺,”肠“指的是猪大肠,“旺”指的是猪血。肠旺面是贵州特色美食,经久不衰的原因就是它的肥肠和血旺美味,并且猪血极富营养价值。
8、炖鸡饭:色香味俱全,鸡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汁浓味美,油而不腻,并且价格不贵,十多元你就可以享用美味的炖鸡饭。
9、豆腐圆子:“赢得芳香四方溢,白玉入油亮似金。煮豆烯萁千年事,隔桌呼酒忆古今。金豆人磨转蟹黄,坡仙知味流涎长。俯见维雉牵衣儿,指说雷家圆子香。”这首诗便是对贵阳雷家豆腐圆子的赞誉,1960年周总理夫妇视察贵阳时也对豆腐圆子赞誉有加,现在,豆腐圆子在贵阳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是贵州人门难忘的美食。
10、糕粑:是贵阳地方糕类传统美食,首创于清光绪年间,距今100多年的历史,外形方正,颜色雪白,味道甜美,主要由糯米制成,韧性十足。
1.贵阳肠旺面。
2.恋爱豆腐果。
3.丝娃娃。
4.花溪牛肉粉。
5.贵阳老素粉。
6.六广门糯米饭。
7.刘老四烤鸡。
8.糯米豆沙窝。
9.雷家豆腐圆子。
10.丁家脆哨。
寻味贵州有什么特色美食?
我在贵州省贵阳市待过一段时间,最令我痴迷的就是贵州花溪牛肉粉了,配上炸的油辣椒 酸菜,别提有多美味了。
肠旺面,丝娃娃,酸汤鱼 恋爱豆腐果等等等等一大堆美食,也是去贵州不得不尝的美味。
之前在贵州的黔东南地区待过一段时间,现在我来说说我自己个人吃过的贵州黔东南地区美食,当地的特色是食物还是蛮多的,
比较有名的就有【牛瘪火锅】这道菜呢,就是用牛胃里没有消化的食物消化液拿来做火锅汤底,俗称百草汤,当年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去的,味道很特别的一道菜。
【酸汤稻花鱼】这道的菜的特色是用当地养在田里面的鲤鱼,鲤鱼不刮鳞,用当地酸番茄和酸辣椒做成了酸汤锅底,鲤鱼拿到锅里一涮,鱼特别的嫩,还别说鱼鳞还蛮软的,真的可以吃下去。
印象最深刻的一道菜就是【炸蝗虫】刚看到这道菜的时候,还是很震惊,What这都能吃,但是不影响我吃吃吃,其实吃起来的口感还是蛮好的,香香脆脆的。
吃过最实惠的一碗面就是某个镇子上街口的【牛肉面】实实在在的牛肉块,一碗只要八块钱,话又说回来当地的牛肋排真的是便宜,一斤只要20块。
比较有名的小吃叫【油茶】,用当地特有的茶叶煮的茶水,配着油炸的糯米煮成的,吃起来口感涩涩的就着糯米脆脆的别具一番风味。
当地的【擂辣椒】喜欢跟烤过的小番茄蒜头搅在一起,感觉会比湘菜馆里的皮蛋擂辣椒味道会更好一点,辣中带有一点番茄的酸味很下饭,还有当地人家家户户都喜欢做腊肉,腌咸稻花鱼干。
有机会去那边的可以去尝一下,每道菜都非常有特色!有的菜当时没有拍照片就没有图,就放几张我手机里面留下的照片!
【炸蝗虫】
皮蛋擂辣椒——湘菜馆里面的菜
油茶
【炒牛肉】
两湖会馆
翘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oodcity.cn/post/47.html